叛逆的人总会相遇在苹果
2018-06-03 17:01:38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振洲

《叛逆精神》。出版方供图
南报网讯(记者 解悦)人们喜欢偶像,很多人对苹果的关注,除了新产品就是他的CEO。但苹果的精英不只一人。在最近出版的《叛逆精神:乔布斯与苹果企业文化》这本书里,读者可以看到,苹果产品背后的设计师、工程师和梦想家们,几乎都是天才与疯子的结合。
这不是乔布斯的个人传记,而是一个以乔布斯为核心的极客嬉皮士——设计师、程序员、梦想家——如何改变世界的故事。一家在车库创建的企业,如何成为行业领导者?一个光脚长头发的混小子,如何重新定义创新?一群极客嬉皮士,如何改变世界?作者采访了一百多位企业人士,勾勒出一代硅谷天才成长的文化背景。
苹果曾经的员工、电话飞客约翰•德雷珀最成功的恶作剧,是直接把电话接到美国总统尼克松办公室“要厕纸”。
Apple Writer的编写者保罗•卢特思可以在30岁辞掉航天飞机工程师的工作,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写编程。最后自己买了一架飞机。
还有为了完成自己的项目,就算被解雇了,也要不拿薪水工作好几个月的罗恩•阿维祖尔,偏执到身份牌失效了,也要溜进苹果继续秘密行动。
有人说,苹果一直有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特异文化。尤其是乔布斯在世的时侯。那里是一个难以驾驭的地方,就好像有一万匹野马,每一匹都不知道马鞍为何物。
一些长期在苹果工作的老员工声称,这就好像史蒂夫•乔布斯恶魔般的灵魂在苹果时时作祟,向这家公司灌输这位联合创始人所有的“坏”特质。
也许,正如乔布斯自己说的,在苹果,所有人都是嬉皮士。每个人都是叛逆精神的人形载体。但同时,他认为自己的成功,也就是得益于发现了这些才华横溢、不甘平庸的人才。
如何理解嬉皮士?在乔布斯看来,“有些东西是超越日常忙碌琐碎的生活的。生活不仅仅是工作、家庭、财产、职业,它更丰富,就像硬币还有另一面。虽然大家嘴上不说,但在生活的间隙,尤其是在不如意的时候,我们都能感受到某种冲动,许多人想找回生活的意义。有人去流浪,有人在印度神秘仪式里寻找答案。”
“嬉皮士运动大概就是这样,他们想寻找生活的真相,生活不应该是父母过的那样。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有人宁愿当诗人也不愿做银行家。”
乔布斯欣赏这种精神,他想把这种精神融入产品里,只要用户使用产品,就能感受到这种精神。
他甚至认为他那些优秀的同事也都不是为了计算机而工作,而是因为计算机是传达某种情感的最佳媒介。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