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G标准争夺,华为将有一场硬仗?

2018-05-25 12:17:1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王振洲

华为主推的Polar码和高通主推的LDPC有什么区别?

5G在未来的承担着如此重要的角色,我们是有必要了解一下此次华为主推的Polar码和高通主推的LDPC到底是什么东西。

华为的Polar Code(极化码)方案,成为5G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方案。LDPC码成为数据信道的上行和下行短码方案,5G中长码编码也确认为LDPC方案。这两种方案在技术上有何不同呢?

先来说下所谓的信道编码。信道编码就是在给定信道上,具备强健(可以纠正偶然错误)和高效(具有良好性能)的编码。由于信道不同,适当的信道编码将有所不同。此外,有些人可能比其他人更愿意将性能换成鲁棒性,因此即使给定相同的信道,也可能使用不同的信道编码。信道编码主要的功能是纠正通过信道传输的消息中的错误。可以是通过消息发送校验和。校验和允许通道纠正消息中的一些错误等。这样可以保护传输数据免受损坏,实现高效传输等好处。

Polar码和LDPC都是信道编码,不同的是polar码是由土耳其比尔肯大学教授Arikan在2007年提出的,LDPC码是由MIT的教授Robert Gallager在1962年提出的,所以LDPC码是最早的信道编码,也是最突出的,不过,在当时1962年那种硬件条件下,和社会下等等原因,难以克服计算复杂度,并且不受用等原因,并没有太过授世人关注,直到1996才被用于通信领域和被世人关注。需要明白的一点是,信道编码是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这些设备包括(手机,无线路由等)。具有低复杂度编码和解码的高性能代码是未来无线系统的必备。

LDPC码:一种具有稀疏校验矩阵的分组纠错码。几乎适用于所有的信道;

Polar码:一种基于信道极化理论提出的一种线性信道编码方法,在5G标准中采用。

Polar编码对5G场景的适用性非常高,华为在5G现场试验中使用Polar码作为信道编码方法,实现了27Gbps的下行速率。27Gbps的下行速率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你下载一个GTA5这种大型沙盒游戏都只需要几秒。

polar码之所以被认为是5G URLLC和mMTC用例的有希望的竞争者。主要是它是通过简单的删除和代码缩短机制分别提供了优异的性能,代码率和代码长度各不相同。由于没有误码率,极地编码可以支持99.999%的可靠性,这对于5G应用的超高可靠性要求是必须的。使用简单的编码和低复杂度的基于SC的解码算法,降低Polar码中的终端功耗(相同复杂度下比turbo码低20倍)。因此,对于需要超低功耗的物联网应用而言,电池使用寿命将非常巨大。对于等效误码率,Polar码比其他码具有更低的信噪比要求,因此可提供更高的编码增益和更高的频谱效率。因此,多路径,灵活性和多功能性(对于多终端场景)等特点。使polar码成为5G标准控制信道功能的主要编码。

华为的成绩有目共睹,这是信道编码标准制定第一次由中国公司推动,并且带领51家公司同签(该项目第二名高通仅有37家),彰显了其在通信领域强大的领导力。华为正式研究主推这一新码仅4年就在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方案打败超过五十年历史的LDPC码。证明了华为强大的研发能力。而许多欧美基站设备商(爱立信,诺基亚)以及终端设备商(三星,高通,等)这几年对Polar的积累几乎为零。这也意味着华为将在这些方向的市场上更加顺畅。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华为取得的只是短码中控制信道的eMBB场景的标准制定权,并不是“华为碾压高通,拿下5G时代”。而让网友义愤填膺的联想没给华为投票,导致华为失手长短码方案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这意味着未来中国要给高通支付不菲的专利费。

小结:5G之战,中国输不起,也不能输

回顾不久之前的美国制裁中兴事件,其实也是美国有意阻拦中国在科技上的发展。无论是华为还是中兴,都在5G之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仅在2017年,中兴就曾在5G领域取得过多项重要突破。2月,中兴发布了5G全系列预商用基站,并首发基于IP+光的5G承载方案Flexhual;10月,中兴又与意大利Wind Tre和Open Fiber合作,启动了欧洲首个5G预商用网络;12月,中兴推出了基于服务化架构的5G核心产品。

美国制裁中兴事件的后文是国家层面暗中出手,用我们不知道的交易解救了中兴。很多人对此也表示中兴就是活该,国家就不该救这样的企业。然,小编认为,这事一是涉及到国家颜面的问题;二是国家正处于产业升级的过程中,科技领头企业被打压,影响很大;三,芯片、软件产业还需要给国内企业一段时间发展,来实现超越。5G之战,未来的科技之战,中国都输不起,也不能输!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