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富士康、IBM、华为、特斯拉大佬纵论AI落地,打造智能社会

2018-05-20 03:23:3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秋军

富士康、IBM、华为特斯拉大佬纵论AI落地打造智能社会 | 世界智能大会

2018-05-18 20:40 来源:雷锋网 特斯拉 /富士康 /华为

原标题:富士康、IBM、华为、特斯拉大佬纵论AI落地打造智能社会 | 世界智能大会

雷锋网按:5月17日,世界智能大会主论坛围绕“方略:智能社会与美好生活”这一主题展开,富士康总裁郭台铭、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爱德华·莫索尔、IBM副总裁陈黎明、字节跳动科技副总裁马维英、AMD公司副总裁David Wang、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云BU副总裁陈崇军、曙光信息总裁历军发表主旨演讲,智联招聘首席科学家文镇、特斯拉中国区总裁朱晓彤在之后的圆桌讨论中就AI的行业应用发表观点,雷锋网整理。

富士康、IBM、华为、特斯拉大佬纵论AI落地,打造智能社会

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

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实体制造+数字经济等于工业互联网

富士康公司前一段时间收购日本的夏普,最近更是新闻频发。“光速”过会,36天IPO批准,引起广泛关注。郭台铭在此次论坛发表题为“实体经济+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赋能时代来临”的演讲,谈及他对工业互联网的一些思考。

“我们几百座‘关灯工厂’都用我们的机器联着网,现在每天产生几百个TB的数据,经过我们自己做的硬件进行处理、储存及网络传送,随时都可控制。打开手机便可以看到任意一个工厂。”富士康总裁郭台铭这样描述他一手创办的这家全球最大代工工厂。他说,“其实我们在十几年前就已经不是代工了,我们有自己的创新能力。”

郭台铭提到,到2025年,工业互联网创造82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值,占全球经济总量的一半。

郭台铭说,他曾在赛迪智库看到两篇文章,其中提到工业互联网的三大特征。第一大特征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价值是消费互联网平台价值的100倍。第二个特征是马太效应,工业互联网将形成爆发式的增长,现在真的迎来了特别好的机遇。我们选择在这个时机来推动‘实体经济+互联网’。我们强调的不是‘互联网+’,而是‘实体经济+互联网’。第三个特征是替代效应,两化融合四阶段渐进式发展理论正在被颠覆。信息化和工业化要一步一步走,起步阶段、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创新,但工业互联网带来的机会是四步一起走。

富士康、IBM、华为、特斯拉大佬纵论AI落地,打造智能社会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爱德华·莫索尔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爱德华·莫索尔:人脑奥秘和AI奥秘

弄清人脑的机制,特别是人脑如何传递信息、如何计算、如何推测,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构建更加“聪明”的机器的智能。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爱德华·莫索尔的获奖就是源于他对大脑如何定位、如何认知路径、如何找到路径的发现。

“今天出现了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的融合,我试图向大家解释这一融合过程。”爱德华·莫索尔说,“最早的人类活动功能就是人脑的定位系统。我们如何认识到处在什么地方,以及如何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这种找到方向的能力是大脑的基本功能,如果没有这种功能,我们就无法生存。在过去几十年,我们已经对大脑的组成机制以及它们各自的功能有了较深的理解。”

“我们把大脑比喻成一个GPS,因为大脑能得到距离的信息、方向的信息,就像GPS能够实时了解我们所在的位置。”爱德华·莫索尔说。

爱德华·莫索尔介绍,对人工智能来说,电脑有长处也有短处,比如说电脑对于精确计算、处理大数据是非常擅长的,可以高速运转处理。但在一些变化的信息、模糊的信息方面,比如说对一些面部识别的工作,电脑就不那么擅长了。而大脑是非常独特的,大脑是可塑性的,而且大脑可以来改变内部的神经元的一些连接,这些都影响到了人工智能。现在电脑也是可以自我学习的,现在最重要的成就就是人工智能可以自我培训。

在演讲的最后,他介绍了定位领域取得的新成果:“最近在伦敦的一份杂志上发表了一个新成果,电脑可以根据自身的速度、方向来进行定位,就像哺乳动物的大脑一样。电脑可以得出网状的信息,将这些网格细胞植入机器人,这些机器人也能够进行航行、进行定位。结果发现,通过这样的处理,这些电脑和机器人会比人类专家做得更好。电脑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它们被植入了类似于人类网格细胞的系统。”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更好地进行提高定位、航行的系统,以后电脑可能会在这方面做得更好。”

富士康、IBM、华为、特斯拉大佬纵论AI落地,打造智能社会

IBM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明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明:人工智能发展让传统企业重回起跑线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