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芯片排行榜发布,华为第12、中国七强进入
2018-05-19 00:56:34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振洲
2017年11月,寒武纪又发布了新款智能处理器。首先是1A处理器的升级版,拥有更高性能的寒武纪1H16处理器。另一款产品是面向视觉领域的1H8处理器,有4种配置可选,主打拍照辅助、图片处理、安防监控,性能功耗比是1A处理器的2.3倍。
今年5月3日,寒武纪在上海发布了新一代终端IP产品,采用7nm工艺的终端芯片Cambricon 1M、首款云端智能芯片MLU100以及搭载了MLU100的云端智能处理计算卡。
第三代机器学习终端处理器1M其性能比此前发布的寒武纪1A高10倍。配置方面,寒武纪1M使用台积电7nm工艺生产,其8位运算效能比达5 Tops/watt(每瓦5万亿次运算)。寒武纪提供了2Tops、4Tops、8Tops三种尺寸的处理器内核,以满足不同场景下不同量级智能处理的需求。
而MLU100采用寒武纪最新的MLUv01架构和台积电16nm工艺,可工作在平衡模式(主频1Ghz)和高性能模式(主频1.3GHz)两种不同模式下,等效理论峰值速度则分别可以达到128万亿次定点运算和166.4万亿次定点运算,而其功耗为80w和110w。
寒武纪介绍,MLU100云端芯片同样具备高通用性,可支持各类深度学习和常用机器学习算法,他们还提出“端云协作”的理念,也就是说,MLU100云端芯片可以和寒武纪1A/1H/1M系列终端处理器进行适配,协同完成复杂的智能处理任务。
7、地平线(Horizon)——“征程”+“旭日”
成立时间:2015年
总部地点:北京
创办人:余凯
地平线(Horizon)由前百度IDL常务副院长余凯创办,致力于提供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完整开放的嵌入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目前,地平线基于BPU(高斯架构)自主研发的中国首款全球领先的嵌入式人工智能视觉芯片已成功面世 ,推出了面向智能驾驶的征程(Journey)系列处理器和面向智能摄像头的旭日(Sunrise)系列处理器,并向行业客户提供“算法+芯片+云”的完整解决方案。
“征程1.0”面向智能驾驶,能够同时对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车道线、交通标志牌、红绿灯等多类目标进行精准的实时监测与识别,同时满足车载严苛的环境要求以及不同环境下的视觉感知需求。
“旭日1.0”则面向智能摄像头,能够在本地进行大规模人脸抓拍与识别、视频结构化处理等,可用于商业、安防等多个实际应用场景。
中国AI芯片想要赶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体来看,中国公司在全球AI芯片排行榜上的席位已不少,但是如果想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甚至赶超英伟达、英特尔、恩智浦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发展国产芯片对长期研发投入的积累和高忍耐度。这种长期投入一方面体现在重资金投入和高产出的正向循环;另一方面体现在微架构设计、底层操作系统的设计能力上。
其次,中国如果想在AI芯片领域赶超国际对手,必须在一个垂直领域做得非常深,而且要真正做到全栈的东西给到用户,能让它真正应用。
再次,长期来看,国内厂商必须进行硬件开发者生态的培育。Intel和MS在国内高校多年发展课程体系、认证体系、生态培育体系,国内企业鲜有如此跨级战略操作。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
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qianjiacom),随时随地知晓智能行业天下事!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