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司法部调查华为 19家中国技术公司受威胁
2018-05-16 17:07:08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丽
【慧聪通信网】北京时间4月25日深夜,《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美国司法部调查中国最大电信设备公司华为是否违反对伊朗的出口禁令,这让本已受限的华为在美国开展业务变得更加困难。
美国司法部、商务部和财政部拒绝就此事向《华尔街日报》置评。
华为在回复《财经》问询时称:华为在其运营的市场严格遵守当地所适用的法律法规,以及包括联合国、美国、欧盟在内的国际出口管制法规和制裁条令。
《财经》在美国司法部网站上未查到该机构对华为启动调查的新闻,但《财经》检索美司法部网站历史消息时发现,该机构没有在启动调查阶段就公诸于众的惯例,仅公布最后的判决文件和相关新闻。
4月16日,美国商务部禁止美国公司与中国第二大电信设备公司中兴通讯从事任何交易,引发了中兴通讯的生存危机。
中兴事件发生4天后,4月19日,美国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发布《美国联邦信息通讯技术(ICT)供应链针对中国的脆弱性分析》报告(《SupplyChainVulnerabilitiesfromChinainU.S。Federal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sTechnology》,下称《美国ICT供应链风险报告》)。
该报告称,中国政府可能支持某些中国企业进行商业间谍活动”以提高中企竞争力并促进政府利益。中兴、华为、联想、浪潮、京东方、中国科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CECT)、北京华胜天成等19家公司被点名。
这19家公司均属于国有控股、国家龙头企业或具备国防背景。
这份报告的初衷是分析研究美国政府应该如何管理与来自中国的产品和服务有关的风险,以及中国企业在其ICT供应链中的参与程度。但选择在这个敏感节点发布并明确点名,令名单上的公司不寒而栗。
《美国ICT供应链风险报告》称,京东方和冠捷科技为美国戴尔公司提供显示屏;联想集团和华为公司为美国公司提供各种硬件产品,有“网络间谍”风险。
4月2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针对这份报告回应称,美方频频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美高科技领域贸易投资活动设限,显然是以国家安全之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暴露了美方“只有我可以有,就不允许你有”的霸权心态。
名单上的一家公司高层向《财经》记者表示,如果新一轮中美贸易谈判顺利,被列入名单未必有实质性风险,但选择此时爆出这份名单,可算是“有效威胁”。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称,特朗普政府认为自己正与中国争夺这个快速发展的数字世界的控制权。中国政府完全可以下令华为和中兴控制他们所生产的电信设备,使其设备执行诸如中断通信、间谍性操作或发起网络攻击。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华为一位发言人称,该公司由员工所拥有,没有任何政府要求它监视或破坏另一个国家。他说,鉴于华为拥有全球供应链,它构成的风险不会比竞争对手更大。
市场研究公司IHSMarkit的最新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华为成为唯一一家份额获得增长的电信设备商,其份额从2016年的25%增加到28%,取代爱立信成为全球第一;中兴通讯公司去年获得全球13%的市场份额,华为中兴共同拿走全球41%的电信设备市场份额。
但中国电信设备公司在美国电信市场份额低于1%,相比之下,芬兰的诺基亚和瑞典的爱立信在美国电信市场占有率各为48%。
美国国会在2012年发出过一份报告,认为,华为和中兴通讯可能成为中国官方资助的间谍活动或破坏行为的工具。
此后几乎每年,相关调查机构都会向美国国会提供一份美国ICT供应链的中国公司风险报告,华为中兴年年上榜。
本次美国商务部制裁中兴,美国司法部调查华为,法律依据都是美国出口管制法。
世界主要国家都有出口管制政策,这是从国家安全利益出发采取的一种贸易控制手段。
美国出口管制法限制几类产品出口:军用或防务产品、军民两用产品和技术、某些核材料和技术,以及可用于开发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或用于发射这些武器的导弹技术的产品。
与中国相关且饱受诟病的主要是第二类军民两用产品和技术,其中涉及到许多高科技产品和技术。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出口管制制度还用于执行美国对于特定国家的经济制裁,比如古巴、伊朗、叙利亚、朝鲜和苏丹。
根据美国出口管制法,任何公司向上述五大禁运国直接或间接出口管制产品都必须申请出口许可证,如果违反美国管制法规,相关公司有可能受到三个处罚:1。高额民事赔偿;2。刑事监禁高管;3。公司被列入黑名单,一定时期内不能直接或者间接购买美国产品。
中兴通讯就是受到了第三种处罚。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