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研发收获季:专利量大增,标准见成效, 3D技术令人眼前一亮
2018-05-15 20:36:3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王丽
OPPO研发收获季:专利量大增,标准见成效, 3D技术令人眼前一亮
2018-05-15 16:44 来源:李俊慧 OPPO /5G /技术
原标题:OPPO研发收获季:专利量大增,标准见成效, 3D技术令人眼前一亮
文/李俊慧 校对/陈莉
只有经得起“无效”考验的专利,才是高质量的专利。
日前,就OPPO(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持有的拍照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利复审委员会)做出一份“维持有效”的审查决定书。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OPPO专利第一次遭遇“无效宣告”考验和挑战,自2016年以来,OPPO持有的与快速充电、拍照等相关的发明专利曾陆续被人提起无效宣告,不过,最终均被专利复审委员会判定维持有效。
这样的结果可能让很多人大感意外。
一方面,遭遇“无效宣告”检验的OPPO专利都是发明专利且最终均被判维持有效,另一方面,由于OPPO的广告随处可见,在大众消费者面前,很多人认为OPPO是一家“重营销”而非“重研发”的手机厂商。
那么OPPO的技术研发投入和产出情况,到底如何呢?
加强研发投入:2015年OPPO首次入列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前十
2015年,OPPO首次进入“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排名前十”名单。同时期入围该榜单的手机厂商还有:华为、中兴、小米和联想。
其中,华为、中兴等属于长期“霸榜”的企业,OPPO和小米则是首次入围该名单。
不过,2015年这个年份确实相对比较特殊。因为在2014年底,发生一起专利诉讼应该对整个国产手机厂商震动巨大。
2014年12月11日,因涉嫌侵犯爱立信所拥有的ARM、EDGE、3G等相关技术等8项专利,小米在印度被爱立信诉至印度德里高等法院。
当时,按照爱立信的申请,印度法院一度裁定“禁售”小米手机。当时小米公司不得不主动“放血”,按照“每台设备预缴 100 印度卢比于法院提存”的条件,临时获得使用高通芯片手机的继续销售。而对于搭载联发科芯片的手机则依旧处于“禁售”状态。
可以说,虽然彼时“挨刀”的是小米,但其他国产手机厂商也都由此意识到了“危机”。
这既是小米2015年首次入列“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排名前十”的原因,相信也是OPPO加大研发力度,加强专利申请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参与标准制定:3GPP等技术标准制定组织中也有OPPO的身影
OPPO自2009年开始,它的专利申请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截止目前,OPPO全球专利申请已超过20000件,继在2015年首度入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排名前十”之后,又在2017年首次入围“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十”之列。
如果说,加强专利申请,是实现技术创新保护,构建企业研发能力的重要手段。那么,参与标准制定,则是在底层技术中建立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不论是华为、中兴还是诺基亚、爱立信,它们在通信市场中地位的形成,既有产品在市场销售中是否受欢迎,更重要的是,它们通过参与、主导标准制定,将自有技术融入到了行业标准之中。
在最近备受关注的5G标准相关方案表决争议事件中,在3GPP相关会议文档中,也出现了OPPO、小米等厂商的身影。
在2015年,5G的标准开始在国际标准组织进行了需求定向,之后进行了研究项目立项,再进行了工作项目,才形成真正的规范。
而OPPO早在2015年就成立了标准团队参与5G标准制定,并参加了多个标准化组织,比如IMT-2020推进组,而在国际知名标准组织3GPP中,OPPO提交的文稿数量也名列全球终端企业前茅。
对于通信终端企业来说,如果在5G标准制定中缺位,不仅将大幅增加自身在5G时代的专利许可成本,同时也会因未及时参与前沿技术探索或测试,使得很多全新应用场景的拓展或使用,落后于他人。
3D结构光技术:OPPO试水5G视频通话全新使用体验和场景
2018年5月10日,OPPO对外宣布,成功实现了全球首个采用3D结构光技术的5G视频通话技术演示。该演示在OPPO研究院进行,通过OPPO手机集成的3D结构光相机采集三维人像信息,利用高通的5G新空口终端原型机,最终在远端接收显示器实现三维人像画面的还原。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