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OPPO黑科技更值得期待
2018-05-14 05:55:3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王振洲
2018年1月16日,IMT-2020(5G)推进组在北京发布第三阶段技术规范,凭借在5G核心技术研发和国际标准化上的实力和经验,OPPO成为了参与《5G技术研发试验系统验证——终端设备技术要求》标准研究制定工作的唯一终端厂商。2018年1月25日OPPO CEO陈明永透露,OPPO将成为第一批推出5G终端厂商。2018年2月27日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中国移动在GTI国际产业峰会共同启动“5G终端先行者计划”,OPPO作为中国移动终端核心合作伙伴和国内5G标准制定重要参与者之一,在第一时间成为该计划成员。
OPPO在5G之路上取得的成果值得欣慰,但显然这些成果不仅与OPPO超过1000件的5G通信标准的全球专利布局相关,也离不开与美国纽约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的产学研结合,与芯片厂商高通的紧密合作,依据运营商部署时间点进行5G终端产品规划的多方合作,更重要的是OPPO前瞻性的布局。
而掌握更多的5G技术对终端厂商而言意味着可以基于5G实现更多的可能性,比如已经展示的3D视频通话,通过主动式结构光感知目标物体位置和深度信息,可对整个三维空间实现高分辨率、高精确度的复原。除此之外,通过5G技术和其他新型影像、传感器技术的融合,结合用户需求可以实现泛在现实(Ubiquitous Reality)的核心应用场景,包括远程虚拟现实(VR)、远程增强现实(AR)以及远程联合现实(JR),充分利用5G高速率和低延时特性支持终端和终端,以及终端和云端视觉内容的实时合成。
因此,5G技术的成熟成为了新一波手机技术创新爆发的关键,而OPPO通过提前的布局以及积极与各方的合作可以为用户带来更优质的超高速、低延迟的体验,也具备利用5G技术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黑科技产品的能力,与此同时也在5G时代具备更多话语权,站在用户立场推动技术发展。
黑科技成功的关键是自研
不过,想要在风云变幻的手机市场,无论是过去的2G、3G、4G时代还是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要抢占先机并保持优势,即便近两年保持全球手机出货量前五的OPPO,光靠吆喝肯定是不够的,掌握更多技术更为关键。
但掌握一项关键技术并非易事,就拿3D结构光算法的研发来说,在结构光硬件方案确定的同时OPPO高层决定3D人脸支付算法使用自研方案,因为3D人脸算法在国内无成熟经验。在随后的3个月内,算法团队与硬件团队合作,使用OPPO的结构光硬件完成了10万人次的3D人脸数据的采集,人脸数据的分布覆盖全球,保证了后期算法的无缝训练,最终实现对技术的掌握。
当然,回顾OPPO已经通过其掌握的技术推出的受消费者喜爱的黑科技产品,更能感受到OPPO一直以来对技术的关注和其实力。
屏幕: 折叠屏也能玩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曾曝出OPPO两款采用柔性折叠屏的外观设计专利,其中之一是上下折叠,另外一种则是左右折叠,相同之处在于均采用了柔性屏幕,通过将“两块儿”屏幕合二为一实现更大的可视面积。可见OPPO也希望通过一些技术创新,探索手机新的外观设计,为消费者带来具有个性的智能手机。
摄像头:潜望式镜头设计实现5倍无损变焦
全面屏流行之前,摄像头的光学变焦也是手机厂商的一大卖点。不过,当时业界常见的光学变焦模组一般是垂直于手机屏幕,因此需要增加手机的厚度才能容纳这样的模组。OPPO在MWC 2017发布了经过3年研发的“5倍无损变焦”技术,该技术采用首创潜望式双摄镜头,通过一个棱镜将外界射入的光线折 90 度,然后光线再穿过镜组打到 CMOS 上,相当于把镜头和 CMOS旋转90 度,横向放到机身当中,潜望式镜头模组的厚度仅有 5.7 毫米,镜头总厚度也将纤薄至 7.8毫米,有效地解决了手机采用变焦镜头而导致镜头模组过厚的问题。
并且,OPPO 还为潜望镜头配备光学防抖,做到了光学三棱镜和传统防抖模组协同, 5倍无损变焦技术拥有 0.0025° 的防抖精度,因此即便拉到长焦段也不怕抖动。由此可以看出OPPO在解决消费者拍照痛点问题的时候,不仅解决了痛点问题,还提出了更好的创新解决方案。
充电:VOOC闪充达到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
更大的屏幕、更好的拍照效果以及更薄的机身一直是手机厂商和消费者所追求的,但这些都压缩了电池的空间,在锂电池技术没有太大发展的前提下,手机的续航困扰着诸多消费者。不过OPPO早在的2014年手机充电普遍都在5V/1A的时候,其自主研发申请了18项专利的VOOC闪充技术就能让搭载该技术的OPPO Find 7实现充电5分钟即可打电话2个小时。据悉,为了达到充电速度提升四倍以上的效果,VOOC闪充创新性改变电路拓扑结构,在不改变充电电压的情况下,提高充电电流。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