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成5G承载商用元年 华为欲以“摩尔定律”驱动创新
2018-04-20 15:39:47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振洲
截止到今天,全球已经部署了超过400万个LTE基站,而未来该数量还将持续增长。如何保护这部分既有的站点和承载基础设施投资,并匹配4G/5G共站需求以及率先应用的NSA建网模式,是当前面向5G承载网规划的重中之重。
“4G承载5G化,5G承载智能化。”危峰对移动承载网的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演进目标。
华为认为承载网建设的关键是基于 4G网络构筑5G能力,实现4G承载5G化。而华为X-Haul解决方案从规划之初就充分考虑了这个需求,在容量、架构、网络切片、智能化运维等多个方面,支撑运营商基于现网向5G承载网平滑演进,帮助运营商最大限度地保护现网投资。
如在承载协议方面,Segment Routing/EVPN将成为大部分运营商的选择,而现有的LTE承载网则普遍采用MPLS协议,华为X-Haul解决方案可支持MPLS和SR/EVPN的双模融合建网,确保现有业务向5G目标网架构分阶段平滑演进。
方向三:加速全球产业进程和联合创新
解决方案的领先源于在标准和关键技术的长期投入。在5G承载标准领域,华为积极参与了各个标准的制定和推动。
在以太网领域,华为作为IEEE等国际标准组织多个工作组的Editor和主席,推动50GE/400GE标准的快速成熟;在网络分片领域,华为是FlexE 2.0标准的主要发起者,有效推动了网络分片技术在IETF等标准组织的落地;在前传领域,华为创新性地提出了OTN Lite标准,以有效降低前传的时延。
同时,华为携手全球领先运营商开启了系列5G承载创新实践。在中国,华为全面助力运营商开展创新,启动了系列5G承载的关键测试。
华为率先通过了中国移动组织的5G承载测试,不仅验证了华为5G承载解决方案在多业务承载、OAM和保护、异厂家互联互通上的领先性,同时华为基于FlexE的50GE线卡在0丢包、40km长距传输的关键能力也得到充分肯定;在中国电信组织的中国首次5G前传测试中,华为5G OTN前传方案实现了传输时延小于1us、抖动小于1ns,达到了全行业测试的最优结果。
在海外,华为与Telefonica已对5G承载的多个关键技术特征进行了测试,涵盖50GE、FlexE切片、Segment Routing + EVPN协议等,同时华为X-Haul解决方案还助力Telefonica在2018年MWC完成了业界首个基于切片的VR业务演示;在德国电信与华为开展的端到端的网络切片测试中,双方验证了基于云承载网和FlexE的硬隔离能力,可以全面保障不同切片的差异化SLA。
“2018年是5G承载商用部署之年。华为愿与运营商、国际标准组织、产业联盟等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伙伴紧密协作,加速标准统一,推动5G关键技术成熟,加速5G商用进程。”危峰最后说到。
记者观察:
摩尔定律解释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具体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
摩尔定律不只是解释了技术的进步,更是给业界创新一个节奏和信心。在无线领域,这样的升级标志,我们称之为2G、3G、4G、5G。而到了移动承载网络领域,相关技术产品也在不断升级,但并没有明确的节奏标志。
此次危峰总提出以“摩尔定律”驱动承载创新,在笔者看来是为了说明三点:一是华为在承载领域的研发投入,不会停止,会持续按照稳定的节奏进行。二是华为已经在5G承载、4G承载演进方面积极行动,完成徐直军所说的在2018年推出端到端5G商用系统的目标,还可满足运营商需求;三是面向未来的创新,华为认为“独行快,众行远”,所以十分愿意与合作伙伴一起创新,一起做“长跑者”。
当诸多企业寻求赚快钱、走捷径的时候,华为在承载网络领域延续整体公司的策略,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看似很笨地进行研发投入,却是在投资未来,也将与伙伴和客户赢在未来。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