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抛弃英特尔这件事:分手后一个人会更好?
2018-04-09 21:26:43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振洲
很显然,英特尔善于基于单一架构打磨不同系列处理器,还能为每一个系列配置不同的核心、图形处理单元和指令集等。而目前苹果一年只发布两款芯片,一枚为 iPhone 和低端 iPad 设计,而另一枚是为 Pro 版 iPad 定制。如果苹果自主 Mac 定制芯片,在保持阵容不变的情况下,就必须为每一款 Mac 产品设计一枚特定配置的芯片。
所以问题来了,苹果能精准定位到每一款 Mac 产品所需的芯片吗?假设没问题,但要打造如此之多枚芯片,这其中的时间和资金的投入必然是巨大的。考虑到苹果是一家 iPhone 为主的公司,Mac 营收占比很低,投入和产出能平衡吗?英特尔之所以推出广泛处理芯片,是因为每一年 PC 数亿的巨大量,而且对于没有回报的芯片系列,连英特尔自己都会砍掉,如之前的 Atom,苹果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
硬件之外 最难的或许是软件
当然了,苹果拥有了世界上最好的芯片工程团队,也许针对性的开发一系列不同 ARM 架构的芯片不是难事。但是,苹果是最注重软硬结合的公司,基于 ARM 的 Mac 真正难就难在软件。在 x86 架构的长期背景下,macOS 如何完美运行在 ARM 上呢?毕竟如果和英特尔分手真的那么简单的话,相信苹果早就这么做了。
软件是一个严肃的命题。彭博社的消息坚称,苹果内部诞生了一个代号为“卡拉玛塔”(Kalamata)的大项目,该项目就是要让 Mac、iPhone 和 iPad 更加相似、更加紧密无缝的结合在一切,而且将有大量可同时运行在 iOS 和 macOS 两个平台的应用。
- 混搭?
首先从系统层面来说,iOS 和 macOS 有可能会合并?多年来苹果一直认为,将键鼠和触控用户体验合并到一起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两个种体验可以相互愉快的合作。其中 iOS 最初就是为多点触控体验设计,不会有移动鼠标光标然后点击微小的“关闭”按钮的操作,而 macOS 则被设计成间接指向机制,主要通过鼠标和键盘来操作,两个系统完全不同,而且苹果为每个系统都优化了最佳的体验,而不是要混搭到一体形成共同的体验。

说到混搭,这些年一直有一个明显被嘲的例子,也就是微软。最初希望打入平板电脑领域的微软,直接将基于触控设计的用户界面引入 Windows 8 桌面,此举动引发了很多用户愤怒和不满,因为这一所谓的“革新”让用户感到困惑和烦恼。因此,库克曾多次公开表示,苹果“无意”将 macOS 与 iOS 系统合二为一。
“我们始终无法相信一个操作系统能够同时良好的驱动 PC 和移动设备。它们需要不同的系统来做不同的事情,我们从没有将两者合并的念头”。库克甚至嘲笑 2 合 1 类型设备,称这就相当于“烤面包机和冰箱”的奇怪组合。
无论如何,“混搭”这一理念,始终与苹果多年来对设备运行方式根深蒂固的执念相悖。苹果的多次表态意味着,iOS 和 macOS 进行“混搭”的路子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合并的话,两个系统需要调试数万行代码或者重新编辑功能片段,这是巨大的惊人的工程,不亚于再开发一个系统。
- 融合?
前几年 Surface 获得小小的成功,2 合 1 设备的起飞,确实有点打脸库克。不过,也许正是有了微软的铺路,苹果更清楚如何走好这条路,并在内部认为“融合”似乎更可行的方案。毕竟 iOS 本身就是从 macOS 而来,共享大量代码,而且近些年苹果也做了很多“融合”的调整,这一切都在悄悄的进行。虽然也是微软“全平台统一”的理念,但绝对不是“混搭”合并。

从 2010 年开始,macOS 与 iOS 相互融合的例子越来越多,特别越来越多 iOS 上的触摸交互进入了到了 macOS,比如最早扁平化的设计语言,还有引入 Launchpad、会话式邮件、通知中心、iMessage、iCloud 、AirDrop 及集成社交网络,并且还有 Handoff 和 Continuity 连续互通作为辅助等等,基本上 iOS 上你能看到的原生功能,macOS 也能跨平台实现,同时从去年年初开始,桌面和移动操作系统都使用了共同的 AFS 文件系统。
苹果不仅 iOS 为主去改进 macOS 操作系统,而且 iOS 也融入了很多 macOS 的交互优势。例如,现在为 iPad 准备的 iOS 也支持从 Dock 程序坞快速访问常用 app 和文稿,支持通过 Split View 分屏浏览模式和侧拉功能进行多任务处理,还可以在不同 app 之间拖放图片、文字和文件,并支持键盘输入等。
总之,为了融合苹果做出的调整已经非常多了,可以预见,在这样的趋势之下未来苹果各平台之间的原生体验差异将会越来越小。
- 应用怎办?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