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手中的三星 Galaxy S9 让我倍感熟悉,但内在却大有变化丨数字尾

2018-04-03 08:30:4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王丽

经历了八年的跌宕起伏,三星的这支 Galaxy 银河舰队终于迎来了第九代旗舰 —— 三星 Galaxy S9 系列。依旧延续了全视曲面屏设计的它,此次在外观上的变化微乎其微,甚至不细看的话,你都分辨不出它是最新的 Galaxy S9 还是上一代的 Galaxy S8。但如果你把它的前几代连在一起看,就会发现,从 Galaxy S6 开始,三星 Galaxy S 系列的每一代都有明显的变化,因此慢下脚步、稍作调整的 Galaxy S9 系列,似乎就变得合理起来。并且,它真正的变化,还是内在

IMG_9995.jpg


需要注意的是,这次的体验感受均基于三星 Galaxy S9 工程机版本,可能与最终零售版有所出入,后续我们也将为尾巴们带来零售版本的三星 Galaxy S9 体验。

上手三星 Galaxy S9 的第一感受,是它的手感真的非常棒。继承自 Galaxy S8 造型的它拥有十分圆润的边角,尽管屏幕尺寸达到了 5.8 英寸,但拿在手中却犹如鹅卵石般舒适。不得不说,在 Android 旗舰中,Galaxy S8 及 S9 的握感是我最喜欢的。不过这个「最喜欢」仅限于小尺寸的 S8 及 S9,至于 S8+ 和 S9+,抱歉对于我来说它们还是略大了些。

IMG_9941.jpg


如开头所说,三星 Galaxy S9 与上一代一个比较明显的外观区别,就是背部指纹传感器位置的变动,除了带来更舒适的指纹解锁外,它还为血压传感器腾出了空间 —— 没错,这次三星 Galaxy S9 既能测血氧饱和度、心率、紫外线强度,还能测血压了。

IMG_9963.jpg


其次或许要说个让尾巴们不那么爱听的消息,就是三星 Galaxy S9 屏幕边缘的弧度与上一代相比变小了,同时左右的黑边也变宽了一点,不过还好额头和下巴的黑边稍稍收窄了一些。对于三星来说,这样能降低使用者误触的几率,还能加强屏幕的坚固度,其实是大好事,但对于用户来说,如此一来视觉效果和操作的手感都会有所下降,就看你会如何去抉择了。

IMG_9975.jpg


在金属中框的设计上,三星并没有延续 Galaxy S8 的设计,反而借鉴了 Galaxy Note 8 哑光磨砂效果,如此一来磨砂的中框与镜面的正反玻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黑色版本的 Galaxy S9 来说也显得更加深邃一些。


IMG_9954.jpg


5.8 英寸的 Galaxy S9 是我认为最合适的机身大小,但除此之外,它有许多等方面都弱于 Galaxy S9+,其中让大部分人最为难受的大概是运行内存及第二个摄像头的缺失了。

4GB 运存放在今天的确不算小,也确实够用,但放在一款旗舰机型上,就显得不那么妥当了,更要命的是它还不能选配 6GB 运存;曾经我还天真的以为,三星是想把双摄与否作为 Galaxy S 系列与 Galaxy Note 系列的区别,现在想想我还是太幼稚了,因为 Galaxy S9+ 也有双摄像头了,加上比 Galaxy Note 8 的优化时间更久、还拥有可变光圈等优势,后者在拍照方面的优势几乎可以说是荡然无存了。

于是乎,Galaxy S9 成了我眼中「值得为手感而购买的 Android 手机」、同时也是「不值得为性能而购买的 Android 旗舰」了。

IMG_9982.jpg


说实话,没有双摄带来的虚化,其实对于 Galaxy S9 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毕竟它还有一个「选择性对焦」功能,勉强也能当个背景虚化功能来用,但长焦端的缺失让它在当下这个「双摄时代」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没错,它的处境和 iPhone 8 一模一样。

好了,抛开上述的小缺点,再来聊聊 Galaxy S9 的内在

选择三星 Galaxy S9,很大程度是被它强大的拍照功能所折服 —— 至少我是这样的。而它也确实没让我失望,虽然拿上手也就 1 天多一些,但我也拿 Galaxy S9 拍了一些照片,这些样张均经过尺寸裁切,并未做任何后期处理: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