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不可能的任务”!实拍检验三星Galaxy S9+的智慧可变光圈
2018-03-29 20:43:5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秋军
前些日子,我在三星中国正式发布Galaxy S9/S9+前写了一篇博客表达我对新机拍照能力的期待。可能是三星的小伙伴感受到了我的热切,于是上周末真的有一台蓝色的三星Galaxy S9+被送到我手上。恰好这两天我来广东出差,于是便带着这台新旗舰手机南下,打算用实拍来验证下它的拍摄性能。

不过,其实早在我拿到新机的当天,自己就被三星Galaxy S9+在极弱光下的拍摄能力“震”到了:下面这两张对比图片是我在处于近乎完全“暗室”状态下的家中影音室里(关闭所有室内灯光,唯有投影幕下透入一丝自然光)随手拍的,这个场景对手机拍照而言近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对比图上半部是我用平日主力机拍摄,下方则是三星Galaxy S9+的成果。两者都是在默认的自动模式下拍摄的,很明显,尽管我的主力机本身摄硬件水准不差,但对于这种极端弱光环境依然无能无力。不过,三星Galaxy S9+却依靠目前业内最大的F1.5光圈与三星自家的“多帧降噪”算法帮助下,清晰拍摄出被摄物体的轮廓与细节!

我独立给出一张三星Galaxy S9+样片的中心部分100%裁切,网友可以观察到这张感光度高达ISO1250(对手机而言是绝对‘高感’!)、光圈F1.5、快门速度仅为1/4秒的照片依然拥有良好的纯净度和细节。甚至,在如此弱光环境中我们依然能够看清惠威M300侧面木纹装饰板上的纹理与色彩。于此同时,对比机型根本已经无能为力了。

毫无疑问,三星Galaxy S9+有此卓越表现正是得益于它所使用的F2.4/F1.5智慧可变光圈以及“多帧算法”。而今天我把三星Galaxy S9+带去广州的两个著名景点:石室圣心大教堂与陈家祠(广东民间工艺美术博物馆)也同样是为了深入体验三星Galaxy S9+的这两个特性。

我在上一篇博客中已经谈到,三星Galaxy S9+拥有手机中罕见的“物理可变光圈”结构,因此它既可以在光线明亮的环境中使用相对较小的F2.4光圈以提升照片边缘部分的画质(理论上光圈越大,边缘画质越难保证),同时又能够在弱光环境中采用目前业内最明亮的F1.5大光圈尽可能捕捉更多光线。请注意,这种光圈变化在通常是由三星Galaxy S9+自动完成的,无需人工干预。

不过我今天还特地在同一场景下利用手机内的“专业”拍照模式手动改变了光圈大小,用来检验F2.4光圈是否真能带来画质(特别是照片边缘部分)的提升。

请注意我在这张照片中用红色框出的区域(已经提供了两个区域的局部200%裁切放大),对比图左侧的为F2.4光圈,右侧为F1.5光圈。我必须要说,事实上三星Galaxy S9+即使采用F1.5超大光圈,其画面边缘的成像质量也已经足够优秀,完全可以与其他品牌更小光圈(F1.6或F1.7)的摄像头相媲美。但很明显三星Galaxy S9+的这款F2.4光圈能够做得更好。


请观察第一组对比图中缠绕在树枝上的红色气球和第二组对比图中黑色树枝上的纹理。坦白说,这种细节差异如果不是将原图放大到如此尺寸(200%),大部分用户是难以察觉其差异的。但对于摄影师而言,考虑到三星Galaxy S9+所拍摄的照片可能会被用在高精度输出领域,因此即使是这样“不太起眼”的画质改善依旧是值得称道和有必要的!

而三星Galaxy S9+智能可变光圈的这种对于边角画质的“不妥协”也使得我在拍摄诸如石室圣心教堂外景照片时,完全不用担心作为画面“前景”的树叶细节是否完美——因为画面的每一部分都经得起我把照片放大到100%挑剔观察。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