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与“国家队”们合作:为寻找新竞争优势 降低成本
2018-03-14 05:04:56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丽
沈怡然 任航
2月26日,苹果公司第一次与一家来自中国的存储芯片供应商洽谈合作。紧接着2月28日,苹果完成i-Cloud数据向中国境内迁移,与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云上贵州”)达成中国大陆运营i-Cloud服务的唯一合作关系。
两家处于不同行业的中国“国家队”供应商将成为苹果在华本土化发展的重要伙伴。作为一家跨国科技公司,苹果在面临技术创新的边界,以及国产手机品牌的后发追赶,力求在华拓展智能手机以外的新竞争优势。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飙认为,从 2017年苹果推出的 i-Phone8、iPhoneX产品来看,似乎在产品创新方面遇到了“天花板”,但作为一家跨国科技公司,在研发等成本上高于中国本土企业,产品一定要有高毛利才能生存。而寻求中国厂商合作,在供应链中逐渐弱化对三星电子的依赖,是苹果降低硬件成本的重要途径。
而在软件即服务层面与云上贵州的合作,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涂志远称,相比华为等中国手机品牌,苹果一个关键优势是用户数量,因此在未来布局中由硬件向软件倾斜。涂志远所在公司是赛迪研究院子公司,赛迪研究院直属于工信部。
而这一过程,苹果选择了中国国家队的助力。
降低成本
与长江存储合作的消息来自《日本经济新闻》,经济观察报记者就该消息向长江存储求证,紫光集团副总裁兼首席品牌官申小乙称公司对该消息无法予以置评,同时记者向苹果公司求证,截至发稿该公司并未作出回复。
长江存储由紫光集团控股子公司紫光国器联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国芯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其中紫光国器占51.04%,对长江存储形成控股。
作为半导体中的“国家队”,长江存储是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实施主体公司,专注于3D NAND工艺研发和产品的开发、生产,在国内被视为最有可能打破国际上以三星电子、SK海力士、镁光科技等企业为主的寡头垄断局面的公司。
集邦咨询DRAM研究副总郭祚荣认为,这次仅为初步接触,能否定案以及对后续市场产生影响,要看长江存储是否可如期推出品质稳定,且价格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该公司的3D NAND技术尚未投产,紫光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暨长江存储执行董事高启全曾公开称64层3D NAND技术投产时间将在2019年。
一直以来苹果在元器件业务的主要供应商是三星。“华尔街日报”的Counterpoint Technology Market Research进行的一项分析中预计,与2016年相比,三星从苹果处获得的收入将在2018年翻两番。在新款iPhone 11月份上市后20个月内,三星可能从iPhone X部件中获得的收入将比从Galaxy S8获得的收入多出40亿美元。
这家半导体生产额居世界第二,内存生产额位居世界第一的韩国公司三星电子,是领导全球的综合半导体企业。根据trendforce的数据,截至2016年三季度,全球NAND Flash市场份额分布为三星(37%)、东芝(20%)、闪迪(17%)、美光(Micron)(10%)、海力士(10%)、英特尔(6%)。
孙燕飙分析,从市场格局来看,苹果的竞争对手已经确定是华为,OP-PO、vivo和小米。而这些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本土的、更低成本的供应链。
根据counterpoint调研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对比中,以三星电子为首,苹果位居第二,后面依次是华为、OPPO、vivo、小米,而相比苹果0%的增长幅度,后四家企业的涨幅依次是10%、30%、36%、56%。
中国存储器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涵盖存储器在内的半导体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国家产业政策扶持以及大量资本投入的背景下,正通过自主研发关键技术与引入半导体巨头,努力让存储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大势所趋下,长江存储被看作为苹果在中国的唯一闪存芯片供应商。
寻找竞争优势
面临创新技术边界和国产手机的追赶之下,苹果在中国新的竞争优势是什么?孙燕飙认为,是苹果庞大的用户数量,在当硬件的出货量增长缓慢的时期,苹果的增长是互联网模式带来的增长而非硬件的增长。
根据游戏市场情报研究机构Newzoo数据,目前,截止到2017年4月,苹果全球拥有7.28亿用户,据孙燕飙的估计其中有4-5亿付费用户。这可以和一些互联网公司相比,滴滴出行公布在2017年拥有全国4.5亿用户,美团在2014年拥有6亿用户。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