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过剩、消费替代.苹果期货的多空之战 踩踏概率有多大?
2018-03-13 07:07:57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丽
总的来看呢,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未来5年,苹果树的这个年限结构,呈现优化的一个过程,从2008年到现在一直都是持续扩张的态度,2008年的果树,到现在也就是10年11年,基本上就是处于一个非常好的丰产期。
种植意愿方面,一直都是在扩种,还有在精准扶贫之后,在西部大量的种植苹果,所以总的苹果的面积,是一个大幅增长的过程。这几年应该是在每年增长是在2%少一点左右。
刚才我们说了,我们怎么来评估,他们愿意不愿意种,其实是有两种方法的,一个是实地调研,一个是采用成本收益的方法。我们可以看到,种植成本,一共分成两个层次,第一个是挂果前,也就是说在没有产果之前,我们要投入多少钱,而这些钱呢,就是在我们后面持续的产果过程中,我们摊分的。第二个就是持续生产的过程,如果我们只是考虑,种植后会不会砍树的一个情况下,一般是考虑挂果的持续生产的过程。如果我们要考虑果农愿意不愿意扩种的话,我们就应该把两个成本,都一起算起来。
我们先看一下,实际生产的一个成本,主要的是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物料成本,一般是肥料,农药,纸膜,或者塑料膜,还有反光板。人工方面,整个过程就比较多了,蔬花蔬果,喷药,套袋等还有用反光膜来反光等。
总的来看,每年的物料成本,这几年相对来说,有些涨,但是不是很大,一般是2500-3000。但是人工方面,这几年是涨是非常明显,机器化的管理要到山东这边,大概是要6500-7500左右,陕西那边,管理相对粗放一点,他们的人工费用会相对少一点。
2017年,苹果收获初期的时候,价格是比较高的,总的盈利的情况都还是非常不错的,前面的种植的产果前的投入,主要包括各个科目。其实从这个结构来看我们可以大概的评估一下,持续挂果期,苹果的物料成本,大概只有5毛到6毛左右。然后如果考虑到人工的情况下,大概是在1块5左右,当然如果那种果比较差的,套袋的这些东西比较差的,其实他们人工管理比较少的时候,大概也就是在1块2左右。这里面我就重点强调一下,第一个就是持续生产过程的物料成本,大概是在5毛-6毛一斤,然后在人工的方面呢,机器化管理优果比例比较高的情况下,大概的人工费用,要将近在1块到1块1,管理比较差的情况下5毛到6毛都有。
另外就是我们刚才说了,为什么苹果的管理成本会差的这么多呢,物料成本也会差一些,你像套纸袋和塑料袋的一个情况下,这个里面可能都会差个200来块。总的来看呢,差这么多,就是说白了人工管理是否到位。
所以,我们在最近的苹果期货里面,大家反映的对交割的一个标的的一个差别,就是纸袋或者是膜袋,或者是纸加膜袋。会大幅的影响交割品的影响的。

然后单产的方面,刚才我们在讲面积的时候,是不是也发现了树林结构,为什么我非常强调这个树林结构呢。其实如果我们研究棕榈油树的树林结构也是非常大的一个因素。
我这里标的是12年到25年,是苹果理论的单产最高期,其实现在的管理水平的情况下,大概10年左右,就可以达到非常高的一个丰产期了,特别是这种矮化的苹果树一般压枝条的时候,一般8年9年就是非常高的一个产量期了。
然后这里面又有一个管理意愿,其实人工费用,是比物料费用要贵的多。所以管理意愿会影响到苹果的单产和质量,而且是非常明显的。一般情况下,我们怎么来利用这个东西呢,就是说,在苹果价格非常高,或者非常低的时候我们就要对管理意愿进行一个调查,究竟是大家都不愿意管了,那如果大家都不愿意管的时候,苹果的好果的比例就会下降,那如果大家都会愿意管,其实天气有一点小异常,都不会太差的。
然后天气的一个方面,我们也知道,苹果从花期后,到10月份才收获,整个的跨度时间比较长,会经历各种的天气,一般情况下,对苹果产量或者质量有比较明显的时间节点一个是开春的花期,还有一个是7月末到8月的膨大期,如果这个时候天气比较差,比如说干旱,或者阴雨比较多的情况下,会影响苹果的个头,或者后期的着色。后期还有一个时间呢,大概是在9月份的时候,主要是着色的问题。10月的入冬,天气比较冷一点的情况下,果园里面的害虫就会比较少,另外也有利于苹果树的顺利的入冬,为下一年的萌芽,做一个比较好的准备。
讲完了生产的过程,我们来说一下消费的过程。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