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区领跌10%:国产手机该警惕苹果触底反弹吗
2018-03-10 14:40:3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王丽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王新喜
日前苹果发布了第三财季(第二季度)财报,根据其财报数据显示,苹果公司第三财季净营收为454.08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423.58亿美元;净利润为87.17亿美元,同比增长12%。但其中,唯一下跌的地区依然是大中华区,财报显示第三财季大中华区营收为80.04亿美元,同比下滑10%。
具体数据为:iPhone售销量为4102 万台,营收达到248亿美金;iPad售出1142万台,营收49亿美金;售出429万台Mac,营收55亿美金;‘服务’类营收为 72 亿美金‘其他’类营收为 27 亿美金。
当前苹果的股价也受财报推动大涨5%,当前苹果市值已经达到8200亿美元。
在笔者的预想中,由于iPhone8发售在即,持币待购的消费者与日俱增,果粉对iPhone8的期待可能会导致“购买暂停”现象,继而导致iPhone7/plus等前代产品面临销售困境,但与预想中不一样的是,苹果当前所有产品线几乎都呈现出了涨势。当然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当前iPhone8销售延迟的消失反复出现,而iPhone7 plus开始降价清库存等因素影响,这导致六月份以来iPhone7/Plus的销量开始上涨反弹。
从各种传闻来看,即将发售的iPhone8可以说是苹果全力以赴的一款产品,包括无线充电、OLED屏幕、面部识别以及AR功能等等,外界颇为看好。外界普遍预期新款高端iPhone在技术上将有飞跃式的创新亮点。而随着接下来一个季度iPhone8的发售,苹果触底反弹的时机可能已经到了。
对于中国市场的下滑,库克给出了一个狡猾的解释,他认为是香港市场仍然拖累了大中华区整体的营收,“港币由于和美元挂钩,强势美元导致游客不愿意到香港消费,购买iPhone手机。”而中国大陆市场的情况则令人鼓舞。笔者认为,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香港市场与大陆市场相比,香港市场可以说是微不足道,况且国产手机在香港市场几乎是空白,iPhone在香港地区占据绝对主流,香港的iPhone销量不可能拖累整个大中华区。
笔者认为更多原因在于,国产手机通过扎堆发新旗舰围剿苹果三星之功。日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2017年6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报告中称,截至上半年,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2.39亿部,上市新机型565款。可谓是密集发机围剿苹果三星的节奏,事实上也颇有成效,全球科技市场分析公司Canalys发布的报告显示,在上个季度,而国产手机份额达到87%,可以说拦截了众多原本会倒向iOS阵营的用户。但是,我们却可以看到,如果真正从创新上深究的话,国产手机依旧是乏善可陈。
而中国消费者与全球其他市场的消费者的区别在此体现了出来,笔者认为,一方面,全球其他区域消费者比如美国日本等市场,消费者追求对iPhone每年更新或者以旧换新,但中国市场消费者却更倾向于追求性价比,性价比一方面体现于价格,一方面体现于新机维持使用的时间、折旧、迭代、过时的时间长短。
而iPhone8更具性价比之处在于,由于它可能带来的创新超越以往,那么苹果未来iPhone性能就难以短时间内大幅超越iPhone,它可以维持更长的使用时间。因此,在大中华区,尽管部分用户选择了更具性价比的国产手机,但可能对iPhone8观望持币待购的人群依然不少。
因此,在这里,国产手机应该警惕的是,iPhone8很可能会让苹果在接下来一个季度的触底反弹而止跌。毕竟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他们从来不拒绝真正的创新,而且对创新的拥抱热情以及炫耀性需求可能要超过其他国家。不过最近几年的Android智能手机厂商与苹果均呈现出创新乏力之状,iPhone8的创新程度与用户认可度将成为苹果触底反弹的关键。
另一方面,苹果服务业的营收未来可能将成为大中华区营收增长的驱动引擎。瑞士信贷分析师库尔宾德·加查(Kulbinder Garcha)称:“按照现有的服务状态,从长期来看,苹果服务业务收入可以从260亿美元上升至520亿美元,它由11亿部设备和6.5亿用户驱动。”
根据苹果财报数据显示,其服务业营收达到72.66亿美元,同比营收22%。据华尔街见闻称,iPhone累计销量已经超过12亿部。而在去年7月的时候,苹果曾宣布已卖出10亿部iPhone,也就是说,一年时间,iPhone又新增了2亿用户。可以说,iPhone不断累积与新增的庞大用户群都在为苹果的服务业营收创造更大的蛋糕,苹果当前iOS版ARkit已经推出,并且在大力投资研发AR技术与收购相关公司,就是要不断做到服务业营收的盘子,使其为苹果的软件营收创造更多可挖掘的价值空间与利润。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