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和中国移动联合做无人机蜂窝网络,5G遇到了无人机
2018-03-09 04:29:03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冬梅
在王宇峰看来,5G真正的大应用一定是在4G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正如3G智能手机时代的应用卡位战一样,5G应用的培育在4G时代就已经开始。“我们常说的‘4G培育,5G繁荣’,意思是说先用4G把无人机联网连起来,这能够解决目前30-60%的问题,之后我们再用5G把应用的体验做到更上一个台阶。”
创新基地成立仪式上,亿航智能、易瓦特、优云、星逻智能、天眼激光、拓攻、优伟斯、奥科赛、容祺智能等无人机企业展示了一系列新应用,包括无人机物流配送、倾斜摄影、无人机管理云、自动充电及停机坪管理、激光雷达测绘、热成像追踪、太阳能无人机、水陆两用无人机等。
探索中国“空中走廊”可能性
陈广承表示,“低空数字化应用创新基地”设立,实际上意味着我国对低空空域的探索走在了全球最前列。放眼海外,目前美国已投入上百亿美元资金设立“空中走廊”计划,意在构建美国的空中交通体系。

据介绍,这一创新基地的长期目标是要在整个地球表面10-300米的空域实现数字化。“首先是纳入超宽带的连接,其次是超低时延精准控制,同时引进空间自定位,第四个是微秒级的高精度授时,从而使低空域的各种飞行实现协同。这四个点组成了低空空域的真正数字化,从而才能实现飞行机器人的应用,而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飞行器。”王宇峰补充到。
而从短期来看,“低空数字化应用创新基地”希望无人机产业借助这个平台更快地实现联网,使无人机产业通过这个基地在短期内能够获得一些新能力,同时企业能够利用这个新能力实现变现,从而使产业实现良性循环。
在采访中王宇峰描述了这样一幅画面--利用运营商这张几乎无处不在的网络将这些飞行的无人机连接起来,另一端则连接到人工智能和云端应用上,这样就相当于让物理世界去管理好物理世界,人只要做好规划和设计就好。日常的飞行管理就让计算机平台、云平台和人工智能来处理,由此使整个空域得到逐步地开发--我们期待着这样时代的到来。
更多最新行业资讯,欢迎点击与非网《今日大事要闻》!
与非网专栏作者招募
你也许是工程师甲,每天默默画电路板、写代码;
你也许是高校老师乙,每天站在三尺讲台,传授知识;
你也许是项目经理丙,每天为得到客户认可而赶工、奔忙;
不管你身处何地是何种身份,只要你是电子领域的从业者,就一定有对这一行业的一些感受和看法。
可能你已修炼成资深行业观察家,如何小庆老师那样真知灼见;
可能你善于分析行业趋势,如飞翔的鸭子侃侃而谈;
可能你精通某一项技术,如加菲那样精讲技术而不失幽默;
可能你善于发现身边的工程师故事,如骆驼般娓娓道来。
也可能你和他们都不同,有自己想发表的观点,这样的你都是我们在等的人,只要你准备好了,“与非网专栏作者”就会成为你的一个标签。你不再是普通的路人“甲、乙、丙”,而是工程师和电子产业的发言人。
我们给专栏作者的展示机会:
1. 与非网主站【与非原创】栏目的集中展示:

2. 与非网主页:首页焦点、行业发现的重点推荐

3. 与非网微信:原创推送,直达核心行业读者

4. 如果专栏内容热度很高,我们还可以帮助联系相关出版社洽谈集结出版。
成功取决于行动力,赶紧将你的职场态度和行业观点进行整理、提炼成专栏大纲吧,以“专栏作者+大纲名称”为主题,发送到:editor#eefocus.com(请将#替换为@)即可,或者你还有些疑惑想更多了解专栏作者的情况,也可以加小编的微信+qq:444937274详谈。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