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回归到人,OPPO花费16个月打造了一个艺术空间

2018-03-04 02:24:5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秋军

2017年,传统零售被赋予新的运作模式,手机界的青年企业—OPPO也在其中。不过不同的是,OPPO早在一年前,就已经在精雕细刻的对“OPPO上海超级旗舰店”进行筹备期,算上决策时间,OPPO决定要升级零售终端的时间点就更早。终于,在经历了选址、审批、打造等诸多流程后,OPPO才能成功“落子”,让超级旗舰店正式开启运营。

回归到人,OPPO花费16个月打造了一个艺术空间

回想两年前,OPPO于行业中率先精简产品线,主打“爆品策略”大胆而成效显著;这一次,OPPO布局“超级旗舰店”策略似乎又一次踩准风口…

前所未见的超级旗舰店

12月24日,圣诞节到来的这天,淮海路上新增了一个知名消费品牌的旗舰店,OPPO全球首家超级旗舰店在上海淮海中路开业。这个现象级的品牌出货量在两年时间飞跃到全球前四名,淋漓尽致的发挥了产品设计和渠道销售的竞争力,但是这家旗舰店的作用并不是像OPPO麾下25万家门店一样,给熙熙攘攘的人群销售产品,它最重要的使命是承载OPPO品牌力的提升。

在5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内,设计师创造了一个“自由、亲切、有趣”的体验空间,没有传统橱柜和层层叠叠的海报。在安静的空间里,一头8米长的鲸鱼悬浮空中,寸土寸金的店铺随意放置了4块巨型黑石,鲸鱼和石头都似乎毫无意义,但是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加上顶部大面积的镜面,走进来有很强的魔幻空间的感受。

在风格极简的体验区,几乎隐藏了一切商业元素,体验桌的宽度定为1.3米左右,为陌生人保留了足够的“安全”距离。这种人文主义的设计感,有一种简洁又克制的美学,这样一间有格调的艺术展厅能体会到OPPO的用心。

在大多数商业空间里,“商品”是核心元素,店面通常强调“销售”而忽略“体验”,但是OPPO希望通过这种“人本主义设计观”将注意力从“商品”回归到“人”,为到店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首家超级旗舰店从开始的选址、设计到装修完毕,前后共花了大约 16 个月的时间。可以说,这在所有手机线下销售系统中是前所未见的。

回归到人,OPPO花费16个月打造了一个艺术空间

同样,你也能看出它的高明之处。人们看到美的时候,自然就能联想到美。当你把思绪放在艺术设计美感的时候,你看到OPPO的产品自然也就开始对它的产品设计开始审美的联想。当然,相比很多手机品牌,OPPO的产品设计绝对是可圈可点的。如果你是OPPO的忠实用户,你可能能够想到OPPO此前的那些经典产品的艺术设计,比如Find 7的天际线呼吸灯、R7的提琴雅弧、R9的凝光腰线、R9s的微缝天线、R11的小蛮腰、R11s的月牙弯和星幕屏等等。

回归到人,OPPO花费16个月打造了一个艺术空间

在相当大的空间里,OPPO展示的只有两三款主力手机产品,其他还有挂置整齐的20种左右知名品牌的电子产品,比如大疆无人机、BOSE耳机等等。可以说,它与传统零售追求的意义南辕北辙。OPPO副总裁吴强称,近期OPPO在深圳、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的超级旗舰店也将陆续落地,但这些店铺都不追求传统零售看重的坪效比。

众所周知,OPPO的线下渠道能力堪比毛细血管级别,一个面积达500平米却不考核销量的旗舰店的作用几何?OPPO副总裁吴强说:“整个淮海路段的店面好像大部分基本都是不赚钱的,投入产出的数据根本没法平衡。但是这种位置价值和意义塑造品牌形象大家都有感受,只要这个店确实能够提升用户体验和品牌形象,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在中国的顶级消费商圈几乎被海外大牌承包,可以说在全球消费品市场,迄今少有中国公司塑造的夺目品牌,但是进入鼎盛期的手机产业此刻就迎来了绝佳的战略机会,进入第一梯队的OPPO正在对消费者传达出亲和力和艺术性的品牌印象。

事实上,这些放下销售包袱的超级体验店也并非没有功利心,它未尝不是“新零售”的一种方式,况且手机品牌在综艺节目广告的轰炸对用户带来的新鲜感在衰退,斥巨资在一线城市打造超级旗舰店,承载着OPPO对品牌升级的希望,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继续巩固市场,并开始一场关于品牌升级的持续探索。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