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中国电信与华为成立BJIC:里程碑式的合作 通信产业大觉醒
2018-03-03 07:43:56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振洲
最近一段时间的中国互联网圈,区块链异常火爆,大大小小的互联网企业都宣布入局,更有甚至放言要ALL IN。这一“躁动”现象被多家媒体解读为互联网江湖的集体焦虑——在走过20多年的跨越式发展后,互联网“冲浪者”们重新站在了思考前途命运的十字路口。
其实焦虑的不只有互联网圈,远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2018移动通信世界大会(以下简称MWC2018)现场,通信产业的从业者们也表现出了类似的躁动与焦虑——躁动的是5G这个世纪性的网络大变革浪潮已经到来,焦虑的是该怎么去迎接这个将要决定下一个十年全球数字经济格局的新东西。

于是,运营商、ICT设备厂商、芯片制造企业、软件应用服务商等通信产业链各环节的玩家都积极地行动了起来,在一声声转型升级的呐喊、一次次跨界突破的交流、一场场产品方案的发布背后,谋划勾勒着未来的前途命运。这其中,最让笔者印象深刻的当属中国电信与华为的深度“联姻”——双方通过成立商业联合创新中心(以下简称BJIC),将运营商与设备商的合作关系推向了一个里程碑式的新阶段,昭示着通信产业已迎来大觉醒。
从买卖设备到“生态魔方”,打造命运共同体
2月27日,当中国电信董事长杨杰与华为轮值CEO徐直军亲自出席站台,共同宣布成立BJIC,合力打造差异化的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时,MWC2018当日的头条诞生了。据双方介绍,BJIC将以用户需求和商业场景为源头进行产品和解决方案创新,双方共同投入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开发、验证和上市,以缩短新产品的上线周期,实现双赢。
双方高度评价了这一合作。杨杰表示,“中国电信致力于做领先的综合智能信息服务运营商,与产业各方一道,构建共享共赢共创价值的‘生态魔方’。中国电信与华为公司合作成立BJIC,正是基于‘生态魔方’合作共赢理念进行的一次积极有益的探索。BJIC的目标是积极创新商业模式,实现用户规模快速上量、业务价值快速变现。”
华为轮值CEO徐直军称,“中国电信和华为改变过去的合作模式,采取创新的建设性的全面合作方式面向未来,天翼云就是很好的探索,已经进入发展正轨。华为与中国电信从原来卖设备的合作方式,走向商业联合创新的新合作模式,就是我们今天向全球发布成立BJIC的设想。”
两位通信产业大佬的发言,精当地总结了此次合作的因由及意义,简言之,双方将从买卖设备迈向生态盟友关系,用时下最流行的话语就是:打造一个命运共同体。这,毫无疑问改变了通信行业传统的产业合作模式,是通信产业合作上的又一次重大升级和突破。
从“恋爱”到“结婚”,运营商和设备商为何要“在一起”?
据笔者耳闻,这次合作已被不少业内人士幽默地形容为从“恋爱”到“结婚”,运营商和设备商终于“在一起”了。那么问题来了,走过三十年的传统合作关系后,通信产业最重要的两股代表力量为何要在一起?其实答案就蕴含在杨杰与徐直军的发言当中。笔者归纳总结发现有以下两大主因:
1、通信信息网络技术催生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这要求通信信息产业的合作从产业链演变成生态圈。
从4G到4.5G,再到未来已来的5G,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是,移动通信信息网络上的应用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已经从以前非常单一的语音、短信发展到无所不包的数字生活大爆炸。过去,移动通信网络主要解决的是人与人的联接,已催生了BAT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和全面繁荣。现在,更先进的移动通信网络为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物与物的联接打下了底层基础,而上层的企业级、行业级应用,则几乎还是一片空白,亟待大家携手去开发。
因此,不管是基于物联网络建网组网的复杂性,还是基于物联网络上潜在业务的多样性和挑战性,都呼唤运营商和设备商更早地紧密合作,像当初开启B2C为主的语音和短信业务那样,重新探索B2B物联层面的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而这,显然不是运营商或设备商独立能够完成的,必须形成生态合力。正如杨杰所言,“纵观信息通信的发展,在科技进步模式创新的推动下,产业链已演变成生态圈,产业各方灵活优势互补,不断形成新的业态新的组合,我们把他形象的称为‘生态魔方’。”
2、整个电信行业处于一个各方都不满意不健康的状态,过时的合作、协同方式不足以支撑电信产业面向未来,联合创新势在必行。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