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硅谷传奇》一:苹果的故事

2018-02-27 09:43:5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冬梅

读:春节前很荣幸受邀在第一财经做了一个视频节目系列:硅谷的故事。和我太太小时候的偶像主持人阳光一起,通过7个短视频和大家分享7家硅谷的公司:苹果、亚马逊、特斯拉、微软、谷歌、Facebook和奈飞。我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在每一个周末把这七期硅谷故事的视频放到点拾公众号里面。由于视频时间较短,更多是从一个简单科普的角度去谈这几家公司。今天就分享第一期:苹果的故事。欢迎点击下面的视频。

苹果的基因是一个软件公司

对于任何一家平台型互联网公司来说,他最大的特征是:用户的使用成本很低,但是要离开平台的成本很高。苹果显然就是一个典型的平台型公司。由于IOS是一整套封闭的系统,用户离开IOS平台的难度极高。事实上这个基因在iPhone推出前我们就能感知到。早在iMac的时代,由于iMac的操作系统和主流Windows不同,学校的机房只能两种电脑都放。那时候我许多iMac用上手的朋友就跟我说,再也不会用系统操作系统了,因为不会用了。。。

可以说这种软件的基因,对于苹果建立护城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商业模式上,苹果很早就把软硬结合的模式用上了,这个模式在过去几年的Copy to China浪潮中,被大量的中国公司使用。但是许多人没有真正理解软硬结合的核心在哪里。在这个模式中,软件是一切的灵魂,而硬件只是一种载体。也因为这个特征,软硬结合的商业模式,只有软件公司才能做好。相反,国内很多硬件公司希望改变“管道化”的命运,尝试软件接入,并没有看到好的效果。这也是因为,软件建立起来的护城河远远高于硬件。

从商业模式的角度看,软件的技术是可以不断积累,用户使用的数据越多,开发的应用越多,对于用户的了解也更强。作为一家软件基因公司的苹果,就能不断在技术上滚雪球,改善苹果用户的体验。特别是在后乔布斯时代,由于Tim Cook在硬件创新上,没有乔布斯天才的产品设计能力,无法推出更加颠覆性的硬件产品。苹果将更多精力放在了软件应该的改善,不断强化他们的生态圈模式。这也让苹果在手机行业的壁垒越来越深。我们之前看过一个数据,全球手机行业利润90%都掌握在苹果一家手里,其他如三星,华为,小米,OV等利润率都非常低。比如我们的小米净利润率只有1.3%,而苹果的净利润率有20%。

定价权在苹果这个软件基因的体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当移动互联网第一次的流量分割结束后,用户习惯开始稳定。安卓阵营在获得了最初的红利后,却发现用户的忠诚度并不高。大量用户最看中的还是性价比。而且在国内,有大量关于不同手机硬件性能的对比。厂商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追求性价比,必定导致了低利润率,换言之,所有安卓阵营的手机厂商都不具备护城河,小米强调的“生态社区”,索尼强调的“三防功能”,锤子强调的“工匠精神”,都可以看做一种基于商业宣传而炮制出的“产品特征”,而绝非什么真正的护城河。

相反,苹果通过提供优质的软件服务,然后在硬件设备上变现的商业模式,能够稳定保持其定价权。在几年前,我对苹果的理解还是基于不断产品创新,一旦硬件不创新,高毛利就无法维持。然而那么多年过去后,终于从苹果身上深刻理解了定价权。大量的IOS用户发现迁移成本太昂贵了,导致他们必须每隔几年去更换新一代的苹果手机。今天一个苹果手机价格已经超越了许多电视的价格,用户为什么不买1000元的小米,而去买6000元的新款苹果?因为用户已经习惯了苹果的软件服务生态。

整个3C产品过去几年的趋势就是越来越标准化,硬件上越来越难赚钱,苹果的定价权就来自于其生态体系。你的照片,你的朋友联系方式,你对手机的使用界面等等全部在苹果里面,可以说苹果掌握了你的生活。

既然是一家软件公司,我们也看到苹果过去几年越来越将业务向软件靠拢。苹果商店收入同比增长40%,达到了历史最高的水平。APP商店的开发商数量同比增长26%。Apple Music的订阅用户和iCloud存储空间带来付费用户增长。目前付费用户超过了1.65亿。苹果管理层也预计到了2020年,服务收入会翻倍。苹果的软件收入占比会不断提高,按照目前的速度到了2020年纯软件收入会达到30%。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