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细致的 iPhone X 使用体验
2018-02-25 07:34:20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丽
这让我想起第一次帮我爸设置 Touch ID 的时候,整个过程很容易出错,比如手指按压过久或者没有覆盖到中心部位,录入过程也耗时较长。在初始引导上,Face ID 做得比 Touch ID 好太多了。

录入 Face ID
Face ID 的原理是利用了「刘海」上新增的两个传感器,一个是最右边的点阵投影器,它可以发射某种有特定结构的光到你脸上,然后通过最左边的红外摄像头(不是前置摄像头)拍摄你脸部的照片。由于脸部本身就存在凹凸,再加上与发射器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拍到的光会有所变形,与原本的结构一比较,就能计算出人脸的 3D 深度图。另外它还会拍摄一张红外照片,这样 2D 的脸部细节特征也有了。两个数据一结合,再跟录入数据做比对,就能知道此时解锁的是不是你本人了。

点阵投影器发射出来的光(图 / The Verge)
所有 Face ID 数据都储存在 A11 仿生芯片的安全隔区中,并且会进行本地加密。当第三方应用需要调用 Face ID 进行解锁时,它只能知道认证的结果是否成功,并没有权限获得 Face ID 的数据,因此你不需要担心自己的脸部照片会被上传到服务器上。
关于 Face ID 最大的疑问是,它能否替代 Touch ID。在我这一周的体验过程中,Face ID 绝大部分情况都运行得很好。成功率和解锁速度都不错,虽然没有第二代 Touch ID 那么精准和快,但真的一点都不差,比起第一代的 Touch ID 要好非常多。
但有一种情况确实会令 Face ID 有些尴尬,就是当我们把手机平放在桌面的时候,Face ID 失败率很高。其实前面有提到,Face ID 在进行验证时需要调用红外摄像头,因此它需要「看」得到你的脸,包括眼睛、鼻子和嘴巴,三者缺一都不可。红外摄像头的视野范围跟前置摄像头相似,你可以尝试打开前置摄像头观察一下什么时候能看得到你的五官,以后就知道 Face ID 的有效解锁视角是多少了。
除了视角,Face ID 还要求你与手机的距离保持在 20–55cm 之间(苹果官方建议的距离是 25–50cm),掌握这两个数据,相信你能更熟练地使用 Face ID。

另外也有人提到双胞胎的问题,虽然苹果自己也提到了,如果是双胞胎,目前的确会大大减弱 Face ID 的安全性。但还是有几家媒体找来了双胞胎进行测试,具体过程我就不在这儿详述了,大家可以 点此 查看测试的详情,简单说结论就是同卵双胞胎确实很容易就骗过 Face ID,目前苹果也没有什么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如果你担心这个问题的话只能使用密码进行解锁。
抛开成功率和解锁速度,Face ID 最大的优点是自然,比如当我们熟练使用 iPhone X 后,直接拿起手机就往上轻扫,在手指滑动过程中 Face ID 也会跟着验证,手机自然也就解锁了,以至于很多时候我都没感觉到有「Face ID 验证」这一步。类似的情况还有 Safari 自动填充密码的时候。

用 Face ID 进行解锁
当然你可能会担心安全性的问题,其实该有确认过程的时候还是会有的。比如 Apple Pay 需要你先按两下侧边按钮,然后再进行 Face ID 验证,验证成功后,手机会处于可刷卡的状态,直接拿到 POS 机前刷一下即可,不需要一直把脸对着手机。类似的线上 Apple Pay 支付和应用内购支付也是需要你先按两下侧边按钮再进行验证,由于这个行为是主动执行的,所以说 Apple Pay 和应用内购不存在一不小心就把钱给付了的状况。

使用 iPhone X 进行 Apple Pay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