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进击的vivo:从饱和式营销到智能黑科技的跃升

2018-02-24 14:07:06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振洲

  经过近10年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产业在2017年正式进入了休憩的“寒冬期”,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激烈。

  但从刚结束的CES大会上,我们发现许多国产手机品牌纷纷后来居上,回归以技术创新,突围赛道的路径上。这又将对智能手机行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和启示呢?竞争的终局又会如何呢?

  一、智能手机业的焦虑:增长放缓,竞争激烈,技术创新或成新变量

  2017年是国产品牌崛起的一年,头部品牌华为、OPPO、vivo、小米的集中度继续提升,一举拿下中国智能机的半壁江山,但2018年他们依然面临三大焦虑。

  焦虑一:智能手机的黄金时代过去,增量市场像融化的雪糕一样迅速变小。

  权威市场研究机构IDC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了0.4%,市场罕见出现萎缩。而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3.731亿台,与2016年三季度的3.634亿台相比,也仅增长2.7%。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放缓,已成不争事实。

  焦虑二:竞争白热化,品牌集中化现象明显,利润率变薄。

  2017年智能手机市场呈现头部集中化,良莠不齐的腰部品牌空间大幅压缩的趋势。

  尽管全球排名前五的手机品牌中,国产品牌就占据四席,形成“国产四小龙”围剿苹果的格局。但与市场份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产手机的利润率依旧偏低。

  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Analytics报告显示,全球智能机市场2017年第一季度的营业利润总额为121.1亿美元。仅苹果就独占行业总利润的83.4%,而中国手机品牌的利润均不高,华为、OPPO、vivo三强的利润总和不足5%。

  焦虑三:营销、渠道下沉也玩差不多了,技术创新或成新的价值差异点。

  无论是OPPO、vivo的渠道下沉,还是小米的粉丝营销,尽管各家利用新奇特玩法,获得了一大波用户的青睐,但与苹果在品牌溢价能力上仍存在差距。这背后的核心,还是源于iOS+软硬件技术鸿沟,导致的用户体验差异。但硬币的另一面,是差距也是机会,通过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以技术驱动产品体验上升,或成为国产手机突围的良机。

  出人预料的是,一向以营销、渠道建设擅长的vivo,这次却争当技术先锋,推出了黑科技

  二、不只渠道营销玩的溜,vivo亮剑黑科技

  在CES的舞台上能够赚足眼球的不一定都是黑科技,但是真正的黑科技一定能赚足眼球。vivo的屏幕指纹手机在CES发布之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屏幕指纹识别的意义在于,优化了手机的视觉与交互体验。

  从视觉维度看,它彻底解决了全面屏手机,无法前置放物理识别按钮的问题,手机整体更为美观,也不破坏手机设计的完整性。有了屏幕指纹技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在所有需要指纹验证的场景下,自动出现引导式的图形UI,点按屏幕内的指纹区域即可进行识别操作。无需指纹功能时,该图形UI将会隐形。

  从交互体验来说,相比于其他全面屏手机的解锁方案,尤其是背面指纹方案来说,vivo屏幕指纹手机的操作,不改变用户已有的习惯,体验明显更为方便和流畅。

  借助这部全球首款可量产的屏幕指纹识别手机,vivo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获得了不小的声量,并获得国内外媒体颁布的七项大奖。

  尽管苹果和三星一直都在致力于这项技术的研究,但vivo却捷足先登,成为了第一款推出屏幕指纹识别智能手机品牌。这标志着中国在智能手机研发制造领域的角色,已不再是纯粹地追赶者与模仿者。

  正是如此,vivo吸引了展会上124 个国家的主流媒体的报道。不少媒体预言,配备了全新屏幕指纹识别技术的vivo,凭借更自然流畅的操作体验,有望成为未来几年最受欢迎的手机之一。

  vivo也因为这项技术的突破,在CES展会期间斩获了多项大奖。其中包括美国本土权威科技媒体Android Authority颁发的CES 2018最佳科技奖,其看重了vivo的传感器技术,在未来将会广泛应用在各种设备当中,这一评价无疑是表示vivo将引领全面屏解锁的潮流。另外,其还获得英国著名科技媒体TechRadar,颁布的最佳创新奖。其颁奖理由则是,屏幕指纹识别技术更加的流畅自然,未来会成为最受欢迎的功能之一。

  看似横空出世的屏幕指纹识别技术,本质上离不开vivo坚持多年的内功修炼,在前端做好营销和渠道的同时,不忘默默潜心地在后端研发上持续投入。

  抓住产业本质,vivo持续加码研发投入,以技术创新驱动产品升级。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